区块链基本原理系列:深入解析拜占庭容错、工作量证明与权益证明的共识机制
trust钱包官网下载 2025年2月11日 15:23:03 trustwallet官网下载 338
在区块链的世界里,共识机制有很多种且较为复杂。DPoS 是其中一种很特别的机制,这引发了很多的讨论。它在不同的层级上应用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又会存在哪些安全威胁?同时,又该如何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以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探寻答案。
DPoS基础认知
DPoS 本身是一种区块链系统。在这个系统当中,有一组数量固定且被选举出来的实体,例如区块生产者或者见证人等。这些实体将会轮流去创建区块。和通常的完全去中心化系统不一样,它看上去在基础层面不太适合用来处理像金融交易这种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业务,然而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中却具有独特的优势。
现实中,很多人对 DPoS 的工作模式理解得不够深入。他们简单地觉得它和其他的共识机制没有差别。实际上,DPoS 中选举实体创建区块的这种轮流模式,是区别于 PoW 和 PoS 的一个关键特点。而这种新模式将会给整个区块链网络带来深远的影响。
DPoS风险考量
如果不把除完全去中心化系统之外的事物当作基础层,同时也不假设网络参与者是诚实的,那么 DPoS 在处理金融交易时就会有很大的局限。例如,倘若恶意行动者掌控了 DPoS Layer - 2 上的多数区块生产者,即便 Layer - 1 上的用户代币是安全的,也依然有可能引发市场的恐慌。
在一条 DPoS 链的情境中,当敌对者获取了大量权益并掌控了网络,推行硬分叉就会被当作一种抗击的手段。然而,在记录代币以及电子资产所有权的 Layer 1 区块链上,硬分叉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例如,曾经就有某个区块链项目因为实施了硬分叉,使得用户的资产受到了损失,并且导致了社区出现了分裂。
Layer2上应用DPoS优势
如果 Layer 2 上运行的是非金融应用,那么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被存储在安全的 Layer 1 上,此时硬分叉就不会是个大问题。就好比一些在 Layer 2 上运行的应用或者游戏,只要底层的数据完整性能够得到保障,硬分叉就仍然可以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案。
在 Layer 2 当中运用 DPoS 机制,这样开发者就能够更加灵活地去进行调整以及优化应用。因为核心资产是在 Layer 1 的保障之下,所以处于安全无忧的状态,那么开发者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 Layer 2 上,从而实现更多的功能,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Plasma技术关联
Plasma 这种技术能够保证资产通过区块链实现安全转移。系统的安全性是由“根链”来提供保障的。即便“Plasma 链”被拜占庭奸细给占领了,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比如说某一个知名的区块链项目在采用了 Plasma 技术之后,资产转移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有了 Plasma 后,开发者便拥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间。他们可以在侧链上执行额外的交易,并且能够依赖基础层来获取安全保障。目前,大多数的 Plasma 链例子都采用权威证明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的威胁模型在只有一个运营者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DPoS侧链与威胁模型
与仅考虑单个 Plasma 运营者的权威证明不同,DPoS 侧链中存在多个是由侧链社区选举出来的区块生产者,其威胁模型与前者截然不同。正因如此,DPoS 侧链在防范恶意攻击这方面有着独特的思考方向以及应对策略。
在 DPoS 侧链当中,一组恶意区块生产者所具有的攻击因素,与单运营者的场景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正因如此,就需要构建出新的安全机制,以此来确保侧链与主链之间资金转移的安全性,进而保障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的稳定。
综合解决方案探讨
因为 DPoS 算法在价值储存方面不是理想的选择,特别是当网络中只有少数验证者的时候,就需要信任关系。因此,把去中心化网络像以太坊那样当作 Layer 1 来使用,然后在高度可扩展的侧链上运行 DApp,也许这就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这种方案将以太坊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融合在一起,同时也融合了 DPoS 侧链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目前有很多项目都在尝试使用这种模式,他们希望能够实现区块链在性能和安全方面的平衡。
大家认为将以太坊用作 Layer 1 且在侧链运行 DApp 的这种方案,能够切实解决区块链的性能和安全问题吗?若觉得文章有用,就记得点赞并分享!